建筑防水与民众利益息息相关
建筑渗漏非小事
陈安宁表示,19世纪以来,钢筋混凝土作为主要建筑材料被大量广泛应用。然而,表面看似坚不可摧的钢筋混凝土难经岁月考验,不断出现开裂、渗漏、腐蚀现象,不仅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,还威胁着建筑物安全和使用寿命。目前,我国建筑工程渗漏率达60%以上,多年来居高不下。根据对国内建筑事故的调查,70%以上的公用、民用建筑物事故来自屋面和外墙渗漏,特别是剧场、体育场馆等大型公共设施,80%以上都出现过渗漏事故;80%以上的地铁、隧道及市政工程都曾出现因混凝土开裂而导致的工程渗漏事故。
我国现行《屋面工程技术规范》将防水分为4级:Ⅰ级适用于特别重要的建筑,防水层耐用年限是25年;Ⅱ级适用于重要的工业与民用建筑、高层建筑,正常使用期15年;Ⅲ级适用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,防水层耐用年限为10年;Ⅳ级适用于非性建筑,防水层耐用年限为5年。规范要求的防水层耐用年限最长的也只有25年,这与建筑物的寿命远远不相匹配。
而目前,我国防水工程执行的是5年保修期。2000年1月30日,国务院279号令发布《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》,其中第四十条规定,“在正常使用条件下,建设工程的保修期:屋面防水工程、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、房屋和外墙面的防渗漏为5年”,工程承包方“对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。”表面上看,这对防水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有一定要求,而实际上,5年之内什么时间漏,每年漏几次都没限制,等于渗漏合法化,因为“保修不是保证不漏”。
陈安宁认为,从众多案例来看,防水都是建筑物的“短板”,除影响建筑使用功能外,还严重制约建筑物的生命周期。例如,前几年北京三元桥因钢筋混凝土开裂渗漏,随后遭受碱骨料反应、碳化反应、溶雪剂氯盐腐蚀,再反复多次冻融破坏,最后被迫拆除;武汉市中山公园的武展地下通道,在使用近10年时间里渗漏不断,最后被迫封闭等待地铁修建时一并解决;武汉青年路某住宅小区,多栋住宅楼渗漏,开发商与建筑商、业主对簿公堂。可以说,建筑渗漏与广大民众利益息息相关,关系到政府形象和社会安定和谐。
影响建筑渗漏的因素
建筑渗漏如此严重,影响它的因素有哪些呢?
陈安宁指出,防水材料可分为改性沥青防水卷材、有机高分子防水涂料及高分子防水卷材等,这些材料的正常使用寿命比钢筋混凝土短得多。
防水材料是用来保护混凝土基层的,那么,混凝土是如何构成的呢?理论上,生产混凝土水灰比为0.24,但为满足生产工艺和应用技术需要,实际水灰比一般为0.4~0.7,多出来的水份在混凝土制成后要逐步逸出。因此,混凝土先天性为孔、缝结构。我国相关混凝土技术规范也允许混凝土存在0.2mm裂缝。混凝土孔隙或裂缝中的水受冻后会膨胀,反复冻融会使混凝土破裂。另外,二氧化碳、二氧化硫、硫酸盐、氯盐,随着水份进入孔缝,与水泥水化物产生化学反应,会进一步加速钢筋锈蚀和混凝土开裂。
防水材料分为刚性防水材料和柔性防水材料。水泥基防水材料属刚性防水材料,在使用过程中与水泥混合,优缺点与混凝土相近;防水涂料和防水卷材是柔性防水材料。一般情况下,有机材料使用年限不如无机材料。防水涂料是有机材料,质量差的可用5~8年,质量好的可用8~15年甚至更多;而防水卷材等无机材料,因使用条件、环境因素不同,使用寿命有的8~10年,有的10~20年,有的20~30年。业内公认的三元乙丙防水卷材可以使用50年。但总的来说,防水材料的使用寿命不及混凝土。
免责声明: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,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友情提醒:为保障您的利益,降低您的风险,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。